很小的时候,小君就经常发现家乡的街头巷尾,时常可以看到在巷子的角落或是人家家宅的门前,都会有块石头写着石敢当,要么立在门前街边,要么就嵌入临街的墙中。当年小君也曾好奇过,但由于年龄小不曾深究。直到许久之后,小君才知道石敢当亦是民间源远流长的有趣习俗。
对石敢当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西汉史游的《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这其实就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石头的敬畏与崇拜,毕竟石头坚硬不腐朽,因此人们相信石头具有不凡的神力,可以抵御一切邪祟。
若要追溯先人们对石头的崇拜,就要追溯到相当久远之前的历史。或许在当我们的祖先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手中抓起石头作为自己生存的工具时,就已经对石头产生了莫名的情感和敬畏了。因此,追溯中国的神话传说,便可以看到许多与石头相关的故事,如女娲以五彩石补天、大禹因母亲吞石而生包括大禹的妻子化石生启,甚至《西游记》、《石头记》借与灵石崇拜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先人对石头的崇拜由来已久,这也就不难理解人们将石头视为驱邪避祟的神物。但对石头的崇拜是如何演变为石敢当,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因此还存在着许多模糊的所在。但如今所知最早的石敢当实物则是在福建莆田出土的唐代石敢当。据推测,这块石碑应是立在街边或是入口用于避煞。碑文中正刻着“石敢当”三个字,碑上还刻着36个驱邪祈福,祈求安康的字样,可见在唐代石敢当信仰已经相当成熟了。
展开剩余41%在五代之后,在民间石敢当逐渐出现了人格化的趋势,去昂或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便是“石大夫”和“石将军”的传说。甚至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亦有关于孝子到“石大夫”庙里为生病的父母哭祷的故事。“石将军”的故事则记载在《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中。在明代,人们则传说一个叫石敢当的勇士勇猛无比,敢作敢当,在他牺牲后便化身“石敢当”佑护一方的故事。
到了明清之际,石敢当的传说开始与泰山崇拜相结合。对于泰山的崇拜自古有之,毕竟中国自古以来便有“泰山安则天下安”的说法,因此历代帝王也将封禅泰山视为对帝王事业的最高认可。当年汉武帝登临泰山后便带回四块泰山石放置在未央宫四角以驱避邪祟。
与泰山信仰相结合后,石敢当信仰迎来了鼎盛时期,并且流传至今。
不过石敢当信仰在闽南地区则有着更有趣的发展,篇幅有限,我们下回继续聊闽南的石敢当文化。
发布于:福建省天创网配资-短线配资平台-软件炒股杠杆-短线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